粮农

西北暖湿化下,一个生态农庄面临的挑战

虽然网络上流传着“西北暖湿化利好农业”的声音,但现实中的农业种植者正面临挑战。
  • en
  • 中文
<p>在中国西北阿拉善盟,参加生态农庄“致良田”活动的成员们正在田间的水渠里洗菜。图片来源:马彦伟/致良田</p>

在中国西北阿拉善盟,参加生态农庄“致良田”活动的成员们正在田间的水渠里洗菜。图片来源:马彦伟/致良田

近些年,一种“西北暖湿化将使中国重回盛唐”的叙事在网络上流传起来。这种说法认为,气候变暖可能带来益处——中国历史上气候温暖的时期都对应着经济繁荣的时期,当前出现暖湿化现象的西北地区,就是受益于气候变暖、环境向好的证明。

中国西北地区深居内陆,沙漠和戈壁广泛分布。由于长年气候干旱,西北平均年降水量在300mm左右。不过,随着全球平均气温逐渐上升,人们发现这些地区似乎降水量变多了,甚至出现了暴雨和洪涝事件。气象数据显示,20世纪后半叶,西北地区气温上升1.0℃,上升速率达0.2℃/10年。1961-2018年间,西北地区夏季降水也呈现出明显的增加趋势,并在20世纪90年代发生了由少到多的年代际转变。

这是否意味着西北地区是气候变化的“受益者”?网络上流行的一种观点认为,暖湿化将带来重大利好,增加西北地区的径流量,并提高西北地区的粮食产量。但科学家指出,虽然西北地区存在暖湿化趋势,但不足以改变现有的气候格局,最多只是对干燥气候有所缓解。而对当地农业来说,已经种植的耐旱作物产量和品质有可能会下降,暖湿化带来的病虫害也可能会增多。

来自农业生产一线的声音印证了这一担忧。在地处中国西北的阿拉善盟,有一家名为”致良田”的生态农庄。农庄的主理人马彦伟告诉中外对话,在过去的几年中,直观上感受到的气候变暖和降雨增多,其实有很多意料之外的影响。

暖湿化下的农业挑战

发展生态农业,意味着杜绝农药和化肥。阿拉善干旱的气候条件在这一点上有部分优势,比如可以减少病虫害的发生,以及人们通常认为其昼夜温差大的特点可以让农作物更加营养美味。马彦伟介绍道,致良田的作物品种选择和种植方式都考虑到了干旱因素。农场选择了耐旱小米和蜜瓜等作物的种植,其中香甜的蜜瓜是最受市场欢迎的作物之一。此外,农场也使用滴灌方式来降低种植对水量的需求。

但恰恰是因为品种选择和浇灌方式都基于干旱背景,暖湿化带来的大量降水产生了不小的影响。马彦伟介绍道:“去年夏天,阿拉善连续下了很多天的雨,对我们蜜瓜这款产品影响特别大。一方面,一直下雨我们就没有办法采收。另一方面,这时一些蜜瓜已经成熟,甜度很高了,连续降雨会增加蜜瓜内外干湿度差和温差,蜜瓜就会出现裂口,造成很大损失。”据他统计,2022年致良田种下的80亩蜜瓜中,有四分之一左右无法采收,对产量和收益影响很大。

cracked honeydew melons, caused by erratic rainfall due to climate change in northwest China
受连续降雨影响而裂开的蜜瓜。图片来源:马彦伟/致良田

这不是一次偶然现象,马彦伟回忆到,2018年曾经出现过类似的气候模式,春天连续干旱,夏天持续阴天和降雨,导致蜜瓜甜度下降。“突然有客户说新的一批瓜没有之前的甜了,我们才意识到是光照不足的后果。”最终,致良田选择下架了最后十余亩地产出的蜜瓜,并在第二年春天为前一年受到影响的客户重发了一批蜜瓜,承担了不小的经济损失。

暖湿化背景下的病虫害加剧也是当地农户遇到的挑战。马彦伟提到持续下雨时蜜瓜可能会感染白粉病。白粉病的传染性较强,一阵风就可能让一整片地里的蜜瓜全部感染,导致产量下降。

暖湿化:降雨不均衡,春季依然干旱

“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阿拉善的雨没能做到这一点。不少针对西北暖湿化的讨论都强调,“暖”和“湿”要分开来看。在阿拉善,气温的升高带来了更加干旱的春天,这对农户和牧民的生计提出了挑战。

直观上降雨量似乎有所增多,但雨天全部集中在了夏季。“2022年和2018年这两年都很典型:降雨存在明显的季节上的不均衡性,春天很旱,几乎没怎么下雨,夏天又连续下雨没有晴天。”马彦伟说。

这种体验与西北地区的数据统计相吻合。中国科学院新疆生态与地理研究所研究员、荒漠与绿洲生态国家重点实验室主任陈亚宁曾经在接受《知识分子》采访时表示,西北地区的降水日数实际上并未显著增加,整体降水量的增加“很大程度上是因为单场降水强度增大或暴雨所致”,且这种极端降水可能会“加大西北地区干旱和局地暴雨洪水灾害的风险”。

比起“致良田”这种已经针对干旱气候做出了适应策略的生态农场,当地普通农户受到暖湿化的影响可能会更大——他们种植了一些耗水量相对较高的作物(如玉米),而且没有滴灌设备。“春季的干旱对这些农户的影响更大,他们的作物产量会有一定的减少。”马彦伟谈到。

Farmers sowing corn seeds in Zhangye, northwest China's Gansu province. Crops like corn, that require lots of water, may struggle as the region sees drier springs due to climate change.
甘肃张掖的农民正在人工播种玉米种子。相比于蜜瓜,种植玉米的耗水量更大。图片来源:Alamy

干旱让牧民也面临困境。阿拉善牧民的传统收入方式是春天养羊,每年秋天 11 月左右卖掉。“但是今年春天太旱了,草场几乎没什么草。考虑到成本,牧民也没法从外面购买草料来饲养几百只羊。”马彦伟说,“所以7月左右当地的牧民就开始卖羊了,实在等不到秋天了。那些羊都还很瘦弱,但不得不卖掉。这一年他们可能就赚不到什么钱了。”

极端天气与气候适应

对致良田来说,运营农场的过程也是采取气候适应行动的过程。

一种经典的适应方式是调整种植周期。例如,针对降雨集中的问题,致良田拉开了蜜瓜的种植时间,选择从春天开始分批种植,从而降低夏季大量降雨的影响。

有一年,阿拉善经历了一场十月初的大雪,田里的谷子被大雪压倒,无法用机器收割。“再加上雪化后谷子很湿,需要晾干后才能脱粒,导致那一次我们的收割延期了20多天,而且不得不采用人工方式收割,最终的收割成本增加了3到4倍。”马彦伟说。这次极端天气后,致良田选择提前每年的种植时间,确保谷子在十一之前基本成熟,方便尽早收割。

大家可能对气候变化这个概念本身并不敏感,但一定都在想办法去适应。
致良田主理人马彦伟

不过,调整周期也会让农场遇到新的气候挑战,可能会需要借助设施的力量来进一步适应。马彦伟回忆道:“有一年五月,我们种的两批蜜瓜都已经出苗了,结果遇到了霜冻,大概三分之一的苗被冻死了。那天夜里我们都没睡觉,一晚上都在用柴火和烟熏之类的办法抢救这些苗。”为了防止再出现类似的问题,致良田又为春季种植的前两批蜜瓜打造了小拱棚——一种大概半米高的小型温室,用来培育早期的蜜瓜苗,以应对可能出现的极端天气

“吃一次亏想一次办法——大多数种植者都是这样。”马彦伟总结说,“大家可能对气候变化这个概念本身并不敏感,但一定都在想办法去适应、让自己受到的影响小一点,这个是很有必要的。”

农户自发的适应手段可以看作西北地区宏观气候适应的一个缩影。2022年发布的《国家气候变化适应战略2035》指出,西北地区要“利用热量增加调整作物品种与播期,发展特色林果”,同时也要加强融雪性洪水和冰川灾害等极端天气风险的监测预警和应急管理。

中国气象局原副局长,世界气象组织科学咨询委员会成员宇如聪也曾经建议过,要评估西北地区暖湿化对经济社会的综合影响,加强气候资源调查、评估和作物气候适应性研究,开展精细化农业气候区划。

科学预估认为,未来50年左右西北地区西部降水仍会继续增加,西北地区的暖湿化趋势可能仍然会延续相当长的时间。一些好消息是,在降水增多的影响下,西北地区的植被覆盖率在过去20年中有所增加。“生活在城市地区的人会明显感觉到,沙尘暴变少了。”马彦伟说,“但是,具体到农业和牧业上,气候变化带来的很多问题依然值得我们思考。”

无论气候变化在局部地区造成怎样的趋势,一个无法否认的事实是,极端天气的强度和频率几乎在所有地区都在增加。联合国气候变化政府间委员会(IPCC)关于自然科学基础(第一工作组)的报告显示,人类引起的气候变化已经影响了全球每个地区的许多天气和气候极端事件,且极端事件的发生在观测记录中是前所未有的,并将随着全球变暖的加剧而增加。这些极端天气对农业生产影响巨大,也将一次又一次考验种植者们的气候适应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