气候

一个“卸下防御的”中国可推动全球气候协议

中国全新的气候外交或将对未来的气候协定做出重要贡献,但巴黎达成的很可能只是一个总体的框架,而非一个详细的方案。
  • en
  • 中文

气候专家认为,中美合作是国际气候变化谈判领域的重大突破,为今年12月巴黎气候峰会的成功奠定了基础。

本周四在伦敦举行的一场新闻发布会上,来自气候之家网站、E3G普华永道咨询事务所的专家表示,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与美国总统奥巴马去年在北京APEC峰会期间承诺采取措施解决温室气体排放问题,展示出了足以改变局面的政治意愿。

“中美两国目标非常明确,并且坚定地要实现既定的目标,否则中美气候协定绝对无法达成。”参与发布会的前白宫气候与环境政策主管皮特·奥格登(Pete Ogden)说。

世界最大的两个温室气体排放国之间的高层对话还表明,他们不再纠结于过去的失败,愿意继续向前。2009年哥本哈根气候峰会召开时,全球人都怀着很高的期待,希望达成一个覆盖各方的有效协议,但富裕国家与贫困国家之间根深蒂固的分歧使这一期望最终破灭。

但是今非昔比。小组成员都表示,如今各个国家和地区都在积极地制定自己的气候政策,并赶在巴黎谈判(COP21)之前提出本国的减排目标。

法国负责COP21谈判的外交官劳伦斯·图比娅娜(Laurence Tubiana)认为,在各国提出各自的气候行动方案(也称作“INDC”)之前发布双边气候声明表明,中美两国正在更加努力地了解对方的立场。

“中国逐渐放下了自身的防御姿态,变得更加开放,并且正在试图更多地扮演领导角色。”图比娅娜谈到中国与巴西和美国的联合气候协定时表示。

不过气候行动追踪组织认为,尽管对气候外交的乐观情绪重新燃起,但联合国到目前为止收到的122份INDC距离在本世纪内将全球平均气温升高幅度控制在2摄氏度所需要的减排量还相去甚远。根据政府间气候变化专门委员会(IPCC)科学家的预测,全球平均气温升高2摄氏度以上,地球就将迎来“灾难性”的气候变化。

巴黎峰会后的“新常态”

图比娅娜表示,她希望巴黎会议成为一个转折点,开启一段低碳经济的“新常态”。但她同时也警告,各国承诺的落实和监督工作将在谈判结束后才真正开始。

哥斯达黎加前气候变化谈判代表、Nivela.org负责人莫妮卡·阿拉亚(Monica Araya)表示,明年一月当COP21峰会已经尘埃落定之时,各国将对各自减排承诺进行调整,争取达到将全球气温平均升高幅度控制在2摄氏度之内所要求的程度。

“每个认真对待这一问题的国家和地区都必须表明,‘这是我们的INDC,我们很清楚它还不够,而我们要在现有基础上采取如下这些努力,使我们的减排量达到应有的水平’。”阿拉亚说。

此外,阿拉亚认为,不应该将“发展中”的帽子扣在各个利用创新方式减排的国家头上。“说我们是穷国,说我们需要救助,这是最打击信心的。说别人只能一直伸手要钱是十分失礼的。”她补充说。

政治先行

巴黎峰会区别于哥本哈根会议的另外一个地方就在于,政治领袖将从一开始就参与到会议之中。图比娅娜坦诚道,当初各国首脑在哥本哈根峰会接近尾声时才抵达实在是“太迟了”,法国希望从中吸取教训。

印度前环境部长贾伊拉姆·拉梅什(Jairam Ramesh)认为,法国邀请各国首脑参加COP21开幕式的计划是一项“重大的创举”,这有助于各方就协议的关键内容尽早达成政治一致,而具体的细节问题则留待谈判代表们敲定。

由于气候变化对于农业和财政的影响,如今它已不再是环境部长一个人的事情了。谈到这一点,拉梅什表示,“环境部长们既没有信心也没有权力代表各自的国家做决定。”

翻译:子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