气候

中国面临的气候风险日趋严重

汇丰银行气候变化战略研究专家陈伟欣认为,中国是世界上最容易受到气候影响的国家之一。中国政府正在应对这一挑战,现在,该投资者们跟进了。
  • en
  • 中文

试想一下,在未来的中国,广东省将难以维持其“世界加工厂”的称号,或者河南、山东、河北将不再是中国的粮仓。很难想象是吧?不幸的是,这听起来仿若天方夜谭的情景其实离我们并不遥远。

中国政府认为,目前中国的水、粮食及能源已经压力重重,基础设施不堪重负,物价飞涨,水源稀缺,电力匮乏,而气候变化使这些问题进一步恶化。各省份经济性质不同,所受影响也各不相同。例如:

* 十四个制造业大省的经济可能会由于水资源短缺而陷入危机

* 只有六个省份的GDP增速和人均水量高于全国平均值;一旦人均水量下降,那些现在飞速发展的其他省份的经济发展也许就会放缓。

降低能源强度是解决资源匮乏的关键;目前,省级目标制定到了2015年。

为了达到中央政府最新提出的严格的环境目标,包括经济强省广东在内的一些省份也许要改变其经济构成。这样一来,各大企业就要考虑在哪儿开展业务或者原料来源地这些重要问题。继而,这加大了从中国进口、在中国运营和在中国销售的企业的商业风险。

汇丰银行认为,投资者们需要将气候问题看做是重要的商业风险因素之一,并将其纳入投资分析和评估当中,仔细研究投资项目受相关省份和政策影响的程度。气候因素导致原材料价格上涨、通货膨胀、需求减退,进而影响与资源密切相关的产业。受影响的企业需要测算资源限制,制定新的能效政策。
气候变化对中国百姓、自然和经济的影响非常明显。例如:

* 2010年,洪水、干旱、暴风雨和极低气温等极端天气导致了4,800人死亡,直接经济损失达5000亿人民币(750亿美元)。国家气象中心称,中国经常出现的极端天气大多数都归因于全球变暖。

据官方测算,极端天气使中国年粮食出口量平均降低了约10%。

* 去年冬季严重的干旱主要影响了八个省份,而这八省的冬小麦产量占全国的80%。去年12月,粮食价格增长了9.6%,今年1月涨了10.3%。国内小麦价格与上年同期相比的涨幅达10%,国际冬小麦价格则与上年同期相比飙升了50%。

* 今夏电力中断和停电的部分原因是电煤价格高企和水电供应量下降。5月,长江水位接近历史最低值,影响了沿岸水电站的发电能力。能源短缺不仅仅使电力生产受到影响,也扰乱了商业发展。

最后一点尤为重要:中国一些地区的政府采取不定期提高电价的方法来降低对电力的需求。一些行业因此需要付出高额的电费,季节性用电高峰期更是如此。由于原材料价格(能源压力)和工人工资(通胀)飞涨,很多公司已经不堪重负,这一政策更是雪上加霜。而另一个减少用电需求的方法就是迫使工厂在夏季每周的某几天停产。

今年年初,我们评估了20国集团国家对气候变化的易受冲击程度、敏感度和适应能力。中国的脆弱程度排在印度与印尼之后,位列第三。令人欣喜的是,中国政府已经采取行动制定政策,着手解决问题。这是因为,中国政府现在相信,低碳增长以及更有效地利用自然资源对本国的发展至关重要。

今年年初公布的“十二五” (2011-2015)规划中,包括了水资源、能源和碳强度相关的能效目标(参见“中外对话”电子书《中国的绿色革命:能源、环境和“十二五”规划》)。其中一个重要目标是“更有效地节约资源、保护环境”。据中国科学院和清华大学教授胡鞍钢统计,“十二五”规划中,有三分之一的目标与能源和环境有关。

中央政府推动节能环保、新一代信息技术、生物、高端装备制造、新能源、新材料、新能源汽车这七大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清楚地表明了政府的优先投资方向。汇丰银行大中华区首席经济学家屈宏斌预计,“十二五”结束时,这些行业将占中国GDP份额的5%,而“十三五”结束时,将占到15%。

另外,中国政府也关注节水问题,提高水资源利用率,并重视灌溉。有关气候变化的法律正在修订中,其他有关节能和促使中国向低碳经济转型的政策也将在未来几年内出台。

气候变化的影响多样而巨大。汇丰银行认为,投资者们需要审视一下自己的投资组合,评估一下企业的风险级别、公司策略和经营效率。例如:

* 哪些企业直接面临严重的水资源利用限制?

* 哪些企业所处的省份设定了能源强度大幅降低的目标?

* 人们广泛认识到了中国所面临的资源紧张风险吗?

*  有哪些已经到位的意外开支准备金来应对资源供应中断 ?

中国政府正在回应挑战。我们认为,现在该投资者们跟进了。

陈伟欣,汇丰环球研究气候变化策略亚太区总监

此文由能源基金会与中外对话合作的“绿色发展”项目资助 。

主页图片来自Lu Guang / Greenpeac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