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通

中国华北,别把雨水赶走

根本解决方案的提出者经常让人意想不到。冯永锋对解决华北地区干旱问题提出了“金点子”建议的北京出租车司机进行了报道。
  • en
  • 中文

今年48岁的刘振祥是个标准的北京的哥”,可他长期以来最关心的既不是油价、份儿钱,也不是交通状况或乘客多少,而是华北的干旱问题,并因此出了名。

528日,北京市环保局召开了一个座谈会,邀请那些为改善北京环境提出有效建议的人现场献计献策。北京市环保局副局长杜少中一眼就看到了刘振祥,他开玩笑说:刘师傅,您发言时简约点,您那两万八千字的论文要是都说了,其他十多位嘉宾就发言不成了。刘振祥说:我明白,我会注意的。论文虽然长,其实核心就是一点,如何让华北地区多蓄点水。

2007326日,北京市环保局推出了建言首都环保,同迎绿色奥运活动。420日,刘振祥开车经过北京市环保局门口时,提交了自己的环保论文--《解密华北地区及中国干旱之根本原因和解决的办法》。这篇论文最终被评为金点子建议。

刘振祥觉得,华北干旱的直接原因就是雨水越来越少。他看到资料上说,原先华北平原年降雨量有的地区能到700800毫米,而从1997年至2005年,北京年均降雨量只有466毫米。他想知道,那233毫米的雨水究竟哪里去了。

终于,在2003年的一天,他明白了:“地下没有水是因为天上不下雨;反过来,天上不下雨又是因为地下没有水,不能提供足够的供蒸发用的水面和水量。这是个互为因果的关系。正如古语所说将欲取之,必先予之。中国地势西高东低,高原地区的水都向东流下去,地面上存不住水,雨自然也就少了。

基于这一认识,刘振祥对大小水库的负作用也做了解读:水库把水闸死,下游河道缺水,整个流域水面、水量减少,供蒸发的水量不足,影响局部气候,致使雨水减少,旱情加剧。

在刘振祥的论文里,解决华北干旱问题的方案有三条:一是封山育林,涵养水源;二是水库适当给下游放水,增补地下水;三是水囤积,即在华北平原农村广大土地上,因地制宜地造出一些湿地、沼泽、池塘,增加区域水体面积,以供旱时灌溉,平时蒸发增雨,同时补充地下水。

这几条建议其实说的是一个中心意思,就是尽可能让地面多留住一些水。

刘振祥的直觉是,降雨量和地面水体有着密切的关系。几十年前,北京的近郊比如安贞桥一带、三里屯往东都是大水塘、芦苇荡,那时候天气就没现在这么旱。而现在华北平原的大小湿地越来越少,降雨量也就越来越少。

刘振祥最推崇水囤积方案,每次见到记者,都要谈起他的忧虑和理想:水囤积就是在大地上制造出数以千计星罗棋布的池塘、沼泽和湿地。如果把大地比喻成一个人,河流就是大地的血管,星罗棋布的池塘就是大地的穴脉。北京地下水超采很厉害,顺义现在打井到七十米深才能见到水。要是采用我的水囤积方法,五年之后,打井到七十米左右,仍旧能够见到水。

6月底,记者随中华环保世纪行来到河南许昌,发现这里的人正在实践一个与刘振祥惊人一致的理念,他们也准备在城市,在广阔的中原大地,巧妙地留住天赐甘霖。

其实从降水条件上看,许昌并不缺水,年降水量在700毫米以上,多的时候能达到1000毫米。许昌市人大主任王金怀说:几年前,我还在当副市长主管水利的时候,就跟水利部门的同志说,你们去研究研究,到底是什么让许昌几千平方公里的大地一年比一年干旱?他们研究了一下后发现,年年增长的工业用水、农业用水是增加了一些水负担,但不是主要影响,真正的影响,在于防洪意识太强,蓄水意识太弱,河道都被截弯取直了,农村过去自然形成的坑塘,不是被填平,就是被抽干。雨水一下来,即使下的是小雨,也马上就被排走,尚未湿润当地,就奔流入海了。

许昌市委市政府大院内,有一个小湖,这个小湖用的水,过去是抽地下水来补充,最近,他们准备改造雨水管,让整个大院里集的雨水,引到这个小湖来。前几年,许昌治理绕城的学院河时,顺着河道有意识地修筑了许多拦水坝,沿着河道的自然走势层层蓄拦雨水,水少时,就蓄积起来,水多时,就漫过小坝,流到下一个小湖。今天,学院河两岸,因为注入了水的灵气,形成了一个新的景观带,成为市民休闲好去处。

王金怀认为,蓄积雨水更广阔的天地在农村。农村有许多自然形成的凹地,有取土遗留的坑塘,有许多没被过度改造的河道。许昌鄢陵县的南坞乡,由于地势低,过去老担心洪涝灾害。几年前,当地领导人突然想,为什么不转变思想,化害为利,让这个地方涝出一个大湖来?该乡开始有意识地利用各种天然坑塘,改直为弯,把当地水系调整成为葡萄串状,互相串通,互相辅助,充分吸取天赐之水。现在,南坞乡成了有许昌有名的湿地之乡,垂钓业、采摘业和生态旅游业都得到了很好的发展,出现了经济发展与生态保护双赢的良好局面。该乡党委书记王国升说:小坑小塘、小沟小河,解决了大问题。大雨时可滞水分洪,干旱时可抽水浇地,平常可增加空气的湿度,又能对地下水常年提供补充。这样的留水工程,投入并不多,做起来也容易,就是一个突破思想观念的问题。大地湿润之后,芦苇什么的湿地植物都长起来了,我们放养了许多螃蟹,每年秋天,吸引好多游客。这几年,按照河塘带动,莲鱼共养,果蔬并连,休闲垂钓,采摘观光的发展思路,我们正在成为许昌的江南。我觉得,这种留水方法,对解决我国北方的干旱问题,很值得推广。

 

冯永锋,中外对话驻北京特约记者

首页图片由JF en Chine拍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