气候

为地球降温:自扫门前“雪”

气候变化已经是一个不争的事实,化石燃料的使用是这一现象的主要成因。蒋高明指出说,中国必须摆脱对煤炭作为主要能源的依赖,并大力推进可再生资源的利用来发展小型电站。
中文

刚刚过去的冬天是中国有史以来罕见的暖冬。北方一些城市除了气温明显高于往年外,竟片雪未下。就在春节前后,山东中部小麦开始抽穗,校园里的柳树开始吐绿。

全球变暖引起了全世界的恐慌,科学家、政府官员、一些有责任心的企业家联手寻找为地球降温的办法。英国富翁理查德·布兰森已为世界第一个能找到驱除大气中10亿吨二氧化碳的科学家设立了两千五百万美元的奖金

就目前科学知识积累来看,科学家已经基本弄清了地球升温的原因,即工业革命惹的祸。国际政府间气候变化委员会最近得出结论说,现可以90%地肯定人类活动带来的温室气体排放造成了地球表面的升温。对不可再生资源的过度利用,对地球植被的大肆破坏,减少了陆地表面对二氧化碳的吸收和固定,造成了大气温室气体的持续升高,二氧化碳浓度由工业革命前的290ppm, 上升到今天的380ppm。向地球心脏肆意挖掘沉睡了几亿年的煤炭、天然气、石油,并在很短的时间内通过发电等工业活动燃烧,向空气中排放大量的温室气体,由此引发了气温上升。由于全球经济的不平衡性,落后地区为生存而毁灭大量的绿色植被。在这一系列人类活动中,对于一次能源过度开挖,低效率利用造成地球升温,更难逃其咎。

以中国的电力事业为例。中国电力工业始于1882年,新中国成立前,电力工业发展缓慢,1949年发电装机容量和发电量仅为185万千瓦和43亿千瓦时。新中国成立后,电力工业得到快速发展,1978年装机容量达到5712万千瓦,发电量达到2566亿千瓦时,分别跃居世界第8位和第7位。2000年,中国发电装机和发电量先后超越法国、英国、加拿大、德国、俄罗斯和日本,居世界第2位;2005年发电量超过了5亿千瓦时。但是,中国发电80%是以烧煤为主。以前人们关注的是二氧化硫造成的酸雨危害(至今依然很严重),而今天看来,温室气体的排放也相当惊人。从中国能源利用状况不难推测出,全球升高的气温是人类用煤炭“烧”热的。

因此,为地球降温的最好办法是,世界各国逐步减少对于煤炭等一次能源的利用。具体到发电行业,要发展替代火电的可再生能源发电技术,即发展生物质能直燃发电、小水电,太阳能、风能、生物质能(如沼气)、地热能、海洋能和固体废弃物发电等,形成多路大军齐聚能源战场,每个地区甚至到具体的村落解决自己的电力问题,富裕的电力进入电网。多管其下,将温室气体产生的主要元凶――煤炭,封杀在地下。

可再生能源利用已经引起了国际的普遍重视。2002年全球消费可再生能源为19.66亿吨标准煤,相当于全球一次能源消费总量的13.4%。可再生能源发电量占总发电量17.9%欧盟更规定可再生能源在一次能源中的比例要由1997年的6%提高到2010年的12%2020年的20%2050年将达到50%

我国目前的能源现状令人担忧,仍停留在以为主的时代,煤在一次能源中占据的比重达60%70%以上,可再生资源消费占总能源的比例不5%人们一提到解决电力紧张问题,首先想到的是火电和传统的大水电(虽为可再生能源,但由于对生态环境的影响极大,已为发达国家所淘汰)。而对于农村巨大的秸秆资源、西部丰富的水力资源、西北部巨大的风力资源和太阳能资源重视不够。

华北中等大小的村落秸秆产量可达1000吨以上,折合鲜重3000吨,约可养牛1000头,这一千头所产生的粪便达2.5万立方米,所产生的沼气年可发电35万千瓦时。所发的电该村根本消化不了,需要外卖。据笔者调查,一个千人左右的村子年耗电不足6万千瓦时(包括农用电)。因此,一个村的沼气所发出的电力可满足近6个村使用。如果全国乡村小沼气电厂大量发展起来,则可将富裕的电力卖给国家电网,比其种地的效益提高好几倍。在安徽,马鞍山蒙牛现代牧场为解决牛粪污染问题,上马沼气发电工程,日处理牛粪量达到8001000立方米,日发电量为2.2万千瓦时,既科学解决了牛粪污染问题,还为农民提供了沼渣和沼液无菌有机肥料。由于沼气发电的能量来自植物从空气中当年固定的碳水化合物,没有增加对碳的排放,环境污染零排放,非常值得提倡。

小水电也如此。我国西部小水电资源占65%以上,有很大的开发潜力。如果国家鼓励企业或者个人投资小水电开发,将用于发展大型水电的资金分解,发展小水电,则除了解决就地的电力供应外,还可为国家出售电。由于小水电利用的是自然落差,不会对环境形成破坏,既开发了资源,又保护了环境,农民还增加了收入。目前,有些部门热衷于怒江等大型水电建设,不顾对生态环境和世界遗产地产生的巨大影响,只顾企业的巨额利润,这种做法必须引起国家的高度关注。

在城市,则可发展垃圾发电,变废为宝,改善环境。济南市利用垃圾填埋场产生的沼气发电,设计装机容量为3500千瓦,日均发电量可达7万千瓦时。该项目对今后城市垃圾资源化利用,提供了可资借鉴的样板。

作为人口最多的经济发展中大国,中国政府应当在解决全球变暖这一重大环境事件中扮演重要的角色。建议政府今后将能源投资的主战场由“点”向“面”展开,尤其进军比较空白的乡村战场。如果解决能源供应问题,自扫门前“雪”,则国家的生态环境有望得到质的提高,新农村建设也有了更高的起点。这些举措将十分有利于遏制全球变暖。

 

蒋高明,中国科学院植物研究所首席研究员、博士生导师,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人与生物圈中国国家委员会副秘书长、中国环境文化促进会理事。他提出的“城市植被”概念和“以自然力恢复中国退化生态系统”等观点得到社会各界广泛认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