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业

展望2017:绿色金融如何突破自我?

2017年的工作重点将是确保各国能够将其对于巴黎协定的承诺变成清晰的投资渠道,尼克•罗宾斯写道。
  • en
  • 中文

2016年不仅是有记录以来最热的年份,还可能成为最污染和灾害最多的年份。“2016年的气候已经打破了纪录,”世界气象组织负责人彼得里·塔勒斯表示。雾霾再次笼罩了中国、欧洲和印度等国家的多个城市,而造成雾霾的主要原因与气候变化相同:燃烧化石燃料。全世界范围内,每天有大约1.8万人因空气污染而死亡。每年有大约2600万人因自然灾害影响而陷入贫困,气候灾害正在破坏来之不易的发展成果。

2016:绿色金融起飞之年

但值得我们高兴和鼓舞的是,2016同时也是绿色金融发展最快的一年。简单来说,绿色金融指的是为可以产生环境收益、帮助实现包容、韧性和可持续发展的投资项目提供资金。

2016年,G20成员国领导人第一次承认有必要“扩大绿色金融规模”,提出了推动这一目标实现的一系列措施。主要国家发布了推动绿色金融系统发展的策略,而中国作为这一领域的先锋更是推出了一项包括35点内容的指导意见。全球主要保险监管机构也决定共同合作,应对气候变化等可持续性挑战。联合国环境规划署预计,全球共有60个国家推出了促进绿色金融系统发展的政策措施,措施总数翻了一番,总计200多项。

重要的是,这些政策的出台与绿色金融市场的快速发展紧密相关。绿色债券市场日益壮大,发行总额已经超过810亿美元,较2015年几乎翻了一番。卡萨布兰卡、伦敦、香港、巴黎等各个金融中心都制定了计划,希望通过提供实现低碳转型所必须的资金抓住绿色金融的机遇。众筹、移动支付、人工智能等金融科技在可持续发展领域的变革性潜力开始受到认可。

全球碳排放增速减缓清洁科技成本大幅下降的情况下,2017年绿色金融应该进一步加快发展的脚步。资产超过数十万亿美元的金融机构已经承诺调整投资结构,适应广义上的低碳转变以及可持续发展方向。但资本的实际分配仍然不足。

在现存的大量机遇中,有三种可以促进数以万亿计的私有资本转向的措施最为突出:一是在国家层面推出可持续金融发展路线图;二是着力于市场力量无法到达的公共领域;三是在市场标准、金融监管等规范金融市场的“游戏规则”方面鼓励真正的国际接轨。

设定路线图

2016年G20国家的绿色金融工作留下的一个关键经验是,政府需要向金融市场参与者发出更明确清晰的政策信号,向他们清楚地展示政府在气候变化和可持续发展方面的计划。

随着巴黎协定生效,2017年的工作重点将转向如何确保作为各国减排目标的国家自主贡献(NDC)可以变成清晰的投资渠道。保险巨头英杰华集团将其称为“资金募集方案”,覆盖气候变化和更广泛的可持续发展目标;其他机构称之为“气候投资计划”。无论准确的术语是什么,这些路线图的关键作用在于为高层国家目标与资金如何在银行、资本市场、保险和投资等领域运转的技术细节之间建立联系。

这需要每个国家开展开放持续的对话,认真梳理国家行动的机遇、瓶颈和优先工作。一些国家已经开始推进相关工作。在去年的联合国气候峰会上,摩洛哥中央银行就发布了自己的金融行业路线图,并确定了五个重点领域:创新金融工具、强化风险治理、提高金融的包容性、能力建设以及提升透明度。2016年,意大利已经在可持续金融方面开展了持续一整年的国家层面对话;结果将于今年二月初公布。欧盟也在高层专家组的支持下,制定了可持续金融的全面策略,并将其作为其资本市场联盟的一部分。墨西哥也在推进绿色金融策略的制订以落实其NDC。

现在需要做的是保证绿色金融的运用不仅仅成为广义上NDC落实过程的重头戏(通过NDC合作伙伴计划等),更重要的是如何使其成为金融行业发展主流规划的一部分。如果我们可以在这方面取得成功,那么在2017年11月召开的下一次全球气候峰会(即COP23会议)之前,拥有绿色金融路线图的国家数量就可能达到足够影响金融界趋势的数量级,这会告诉金融界,巴黎协定确定的让全球金融资本流动顺应“气候变化大局”的目标是务实可行的。

让公共资金引领私人资本

我们知道,绿色金融和气候金融的绝大部分资金来自私营部门。但经验也表明,如果没有公共财政与政策框架的配合,资本往往不会如我们希望的那样流动。在发展中国家情况尤其如此:在这些国家,许多关键的金融市场仍然缺位,并且政府通过国有金融机构、发展银行和政策性资金支持控制着大多数资金的运用。这决定了我们2017年的第二个重点工作:针对市场力量无法触及的领域进行“攻坚”。

可再生能源的持续发展为其他绿色金融重点工作——特别是能源效率气候变化适应提供了借鉴。短期、有针对性的激励措施(例如标杆电价制度)与具有针对性的风险管控工具相结合,可以有效地解决投资者对于这些新的投资领域和主题的担忧。

在这里,国际公共资金流动是十分关键的。工业化国家已经进一步承诺,将在2020年前每年向发展中国家提供1000亿美元气候资金。最新的统计表明,实际流入发展中国家的气候资金总量从2013年的520亿美元已经增长至2014年的620亿美元,而根据2015年做出的承诺,仅公共部门的气候资金到2020年就将达到670亿美元。

除了使用难得的公共资金推动投资转变以外,公共部门还可以推动绿色金融市场的发展。例如,在发行绿色资产(如主要的发展金融机构已经在发行的绿色债券)的同时购买这些绿色产品,从而使这些资产成为央行资产负债表的标准组成部分。

逐步建立的行业规则

通过能力建设和强化责任制度等措施,各国央行、财政部和监管机构已经开始将可持续性内化为金融活动的固有考量。在这方面,通过国际合作,分享经验、确保各国在关键游戏规则上相互接轨是十分重要的,也是2017年绿色金融发展的第三项重点工作。

2016年所取得的突破中最引人注目的就是各国开始观察其他国家的行动——并开始推出相应措施,以符合国际最佳实践的方式促进本国的行动。中国和印度对本国绿色债券市场发展的监管措施是极佳的范例,两者都是基于绿色债券原则和气候债券标准中的国际规范所制定的。

保险是另外一个金融机构和金融监管部门协力合作,共同出台举措的领域。缩小自然灾害中实际经济损失与受保经济损失之间的差距已经成为越来越受人关注的问题,而这个问题在全球变暖的背景下会显得愈发突出。

在已有的针对企业的《可持续保险原则》的基础上,新的可持续保险论坛旨在推动保险监理机构在应对气候变化等关键挑战方面的合作。论坛由加州保险管理局与联合国环境规划署联合主办,去年12月的首次会议吸引了国际保险监理机构协会以及来自巴西、美国加州、法国、加纳、牙买加、摩洛哥、荷兰、新加坡、英国等国的保险监理和监管机构的参与。

进入2017年,论坛将继续重点关注信息披露、保险可获得性、可持续保险路线图、气候风险、灾害风险控制以及保险监理机构的能力建设。

现实已经一再证明,统计口径一致是国际接轨工作的重中之重。国际组织“金融稳定委员会”(FSB)下属气候相关金融披露工作组(TCFD)的一份报告表明,业界自发的努力可以在短时间内制定出全球企业和金融机构同时适用的统一报告规范。重要的是,TCFD的建议创新地提出,预期性披露与过往表现同样重要。另外,工作组将金融机构披露与商业和产业机构披露放在同等地位考量。如果银行、投资机构和保险公司可以对其面临的风险和机遇进行更好的披露,将有助于形成信息闭环,并改善整个系统的数据质量。

TCFD的建议目前仍处于征求意见阶段,截止时间为2月12日,新版报告将于今年6月呈报给FSB。有效的披露依赖于清晰可信的分析工具,而这也正是为什么提高环境因素金融风险的透明度——并提出降低风险的备选解决方案——将是2017年德国G20绿色金融研究小组的重要议题。

获得足够多的有关各行业和各类资产的绿色资金流数据对于市场的扩展也十分重要。绿色债券市场原则与标准的融合已经展示出为建立清晰可信任的融资方式我们所需做出的工作。如今,我们需要通过为贷款附加环境标签等方式将这些原则与标准拓展至上游银行的资产负债表,而住房和项目融资都是很好的起点。此外,统计还需要向股权市场延伸,而伦敦的FTSE等金融机构已经在追踪上市公司的绿色营收。一幅全面展示绿色资本流动的全景图对于避免“洗绿”以及有的放矢地增强政策措施都是十分重要的。

加强信息披露、完善统计措施都是实现资本分配符合气候与可持续性发展目标这个终极目的的手段。越来越多的金融机构已经开始采取措施,降低其投资组合的碳足迹,增加绿色资产的资本配置。

例如,2014年成立的资产组合去碳化联盟如今已经吸引了27家国际投资机构的参与,资产总额超过3万亿美元。这个组织给我们的一点重要启示就是“投资资产组合的去碳化可以带来实实在在的好处,不仅能够降低资产组合的碳影响,还能提高金融机构的业绩表现”。,因此,2017年将有更多投资者在这方面采取重要的措施。

金融科技与绿色金融的联系仍处于较早的发展阶段,但随着金融服务的数字化革新,金融科技在绿色金融方面的潜力或许十分巨大。

到目前为止,这一领域的核心标准仍未确立。这就是为什么,蚂蚁金服与联合国环境署将在达沃斯世界经济论坛年会期间推出一项新的国际合作项目:绿色数字金融联盟。该项目将汇集致力于使用数字科技推动借贷、投资和保险等领域绿色金融实践的金融机构。

这些新的金融服务可以影响用户的行为,从而给环境带来积极的影响。蚂蚁金服尝试在金融交易与碳足迹数据之间建立联系,并通过提供社交媒体和碳中和激励,鼓励低碳生活,正是这方面一个很好的范例。

毫无疑问,2017年仍面临很多不确定性,但有一件事是清楚无疑的,那就是金融实践向符合气候政策、绿色以及更可持续的方向发展的脚步已经不可阻挡。

原文首发于赫芬顿邮报,经同意后转载。

翻译:子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