污染

变黑的江河湖海呼唤:“中国需要一部环境安全法”

中国的河流和海洋因受污染而在走向死亡,并因此在威胁着该国的生态安全。这其中,污染行业难辞其咎。汪永晨说,中国需要一部环境安全法来保护该国的水资源。
中文

2007年2月5日,我接到湖北民间环保组织——“绿色汉江”会长运建立的来信:2月4日,我会一行8人去了刁河、唐河、白河边,只见新甸铺桥下污水直排,白河又变成了“黑”河。河面上漂浮着许多废液和泡沫。

唐白河流经千年古城湖北省襄樊市,是汉江最大的一条支流,流域总面积24,500平方公里,流域行政区划分属河南、湖北两省。自上世纪90年代初以来,唐白河流域建起了许多污染企业,原本清澈的唐河和白河水质严重恶化。通过当地政府和“绿色汉江”的努力,2006年初唐白河水虽然不能称为清澈,但已经关停了一些沿河的造纸厂,水还是比过去清了不少。“没想到才一年的时间,白河又‘黑’了。”运建立说。

今年1月29日,根据广东环保局发布的信息,我抄下两个企业名单:广东东莞福安纺织印染有限公司、广州番禺梅山——马利酵母有限公司,以便为“中国水污染地图”定位。

在离虎门大桥不远的地方,我找到了国家环保总局和广东省环保局联合调查组根据群众举报查获的严重违反环保法律的东莞福安纺织印染有限公司。据悉,这是环保总局局长批转给广东的首宗群众举报环保案件。该厂偷排废水超标19倍多 。

接下来我们的车开到了东莞城里,停在了城里的运河旁。那一刻,让我怎么也没想到,走在改革开发前沿的广东东莞城里的运河竟然是漆黑的,上面还漂着厚厚的一层油。

广州番禺梅山——马利酵母有限公司从2002年、2004年、2006年一直都被广东省列在污染企业的行列。可如今走在公司大门外,味道依然很大。我把传达室里人叫出来问:是什么味道?回答:和我们公司无关。

污染,已成为中国江河面临的严峻挑战。除了江河被污染以外,海洋也逃不过劫难。2006年10月中国各大媒体都在报道:专家警告如不遏制污染十年后渤海将成死海。

什么是死海,没有波涛,没有呼息,没有生命……

另据今年2月的新华社消息:“从排污口排出的污水将海水染成暗红色,还伴有刺鼻的盐酸气味。这是9日记者在号称‘天下第一滩’的国家级旅游度假区广西北海银滩看到的一幕。银滩管理公司的员工说,这并非第一次发现这种现象,常常间隔几天就有一次,估计是银滩附近几家从事贝壳加工的工厂所排的清洗液。”

中国拥有18000多公里的大陆岸线和300多万平方公里的海洋,海洋环境的有效保护已成为中国经济社会和环境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基础。可是,几年前我采访鸟类摄影家周海翔时,他曾指着自己拍的一张照片对我说:“在这片海域,你从近海的山头往高处,再往远处看,你也看不到真正的海面,你看到的全是小黑点,那是海带筏。从岸边往深海走50分钟,大船走多远,海带筏就跟多远。在中国,现在几乎所有的海岸线都快找不到海草了。”

其实,如今的海边不光没有了海草,大面积的养殖甚至都压没了海浪。一张张网,一根根粗绳子,把海浪变成曲线。浮漂的玻璃球和两三米的粗绳子之间串起来的小细绳上,拴满了海带苗和扇贝。再大的大海,满满地承载了这么多后,还掀得起大浪吗?海浪被压住了,到了六月份以后,太阳照射下的水温慢慢升高,没有了浪涌,海水上下层间的交换就难以实现,水面的温度就会越来越高。记得当时周海翔就对我说:再无私的大海,连气都不让人家喘,还能漫无边际,无穷无尽吗?

环保总局的一项调查结果显示,在中国7500多个化工石化建设项目中,81%布设在江河水域、人口密集区等环境敏感区域。  “这种布局很大程度上是出自于各个地方政府的利益需要,根本没有也难以从环保的角度在宏观层面上加以考虑。”   

 水污染是一个长期累积的过程,而中国官员一届任期只有5年,使得环保考核往往难以操作。有学者说:从另外一个层面来说,水污染具有流动性特点,因而,这也导致环保责任难以界定。尽管近几年,中国已经开始把环保列入地方政府的政绩考核目标,但是,在实际执行时,却往往很难落到实处。 

 “水污染”已经成为中国最主要的水环境问题。世界卫生组织调查指出,人类疾病80%与水污染有关,据统计,每年世界上有2500万名以上的儿童因饮用被污染的水而死亡,超过了“战争难民”的人数。

保护海洋环境免受陆源污染全球行动计划由联合国环境署发起,1995年在美国华盛顿召开的政府间会议上获得通过。中国是该行动计划108个成员国之一。

这些年来中国在保护海洋环境免受陆源污染方面也进行了积极探索,做了大量工作:坚持陆海兼顾和河海统筹的原则,先后制定了《渤海碧海行动计划》、《辽河水污染防治计划》、《海河水污染防治计划》、《淮河水污染防治计划》等,将河流污染防治和海域污染防治结合起来;制定了《中国生物多样性保护行动计划》和《全国生态环境保护纲要》,加强陆地生态系统保护,加强海岸带及海洋生态系统保护。

遗憾的是,一个海的死亡在这些原则和计划面前还严重地威胁着我们。 

生态环境安全作为一种新的国家安全观,正日益受到国际社会的高度重视。生态环境安全是指生态环境处于不受或少受破坏和威胁的状态,是维护人类生存和发展所需的最基本的生态环境保障。随着全球生态环境危机的日益加剧,国际生态安全法也获得了迅速的发展,主要体现在生物安全、生物资源保护、大气环境保护、海洋环境保护、大规模杀伤性武器的控制等方面。据了解,在欧美等许多国家除了有“环保法”,还有“环境安全法”,详细规定了破坏环境应承担的各种责任,包括刑事责任,专门用于处理环境事故。

而中国对环境事故的处理主要是经济赔偿和行政责任追究,鲜见有追究刑事责任的,偶尔有也是适用于《刑法》“危害公共安全罪”,这是不够确切的。因此,为了应对频频发生的水污染事故,增加环境违法的成本,有专家早就呼吁,中国也需要有一部类似的“环境安全法”。

中国人民大学法学院教授周珂说:一个国家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在根本上有赖于其生态环境的可持续发展;一个国家生态安全战略观的确立,其根本原因在于其认识到了生态环境问题的严重化与强化国家环境管理职能及相关措施手段的紧迫性。

生态安全保障是一项巨大而复杂的社会系统工程。但不管面临何种挑战,强调环境承载能力和资源的永续利用,是对可持续发展进程的重要保障,也关乎我们每个人的生命安全。

 

汪永晨,中国中央人民广播电台记者。1996年创办“绿家园志愿者”民间环保群体,致力于为中国环境保护奔走呼号,影响巨大,1999年获中国环境最高奖“地球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