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业

“一带一路”恐带来的风险

“一带一路”在所涉及的大型基建项目,存在着在其他国家重蹈中国国内环境危机的覆辙。
  • en
  • 中文

 2009年,中国国家税务局前副局长许善达向财政部提交了一份被称为“中国版马歇尔计划”的议案。在全球金融危机、出口衰退、国内广泛讨论如何“创造需求”的大背景下,许善达提出应该利用中国庞大的外汇储备,为发展中国家提供贷款,并由中国企业向接受贷款的发展中国家提供基础设施和建设项目服务。

简而言之,这份所谓的“马歇尔计划”实际上是一种变相的补贴,旨在保持中国企业和生产的活力,维持就业,维护GDP高增长。诸如此类的项目无论在字面上还是实际上都为中国商品和服务进入新的市场开拓了道路。许善达提出这个战略的主要目的之一也正是在于为中国过剩的产能寻找销售渠道。

习近平政府的政策很大程度上体现了上述观点,或者可以说是许善达提议的一种变体。自从2013年宣布实施“一带一路”战略以来,中国一直竭尽全力地要保证这一计划的成功,不仅对新成立的亚洲基础设施投资银行(AIIB)大规模注资,还通过新丝绸之路基金(NSRF)、上海合作组织(SCO)以及其他双边协议对有关国家进行资金支持。

上述投资、贷款和拨款将用于建设一个包括道路、铁路线、能源管道、电站以及沿海港口在内的基础设施网络,中国希望将这个网络通过丝绸之路经济带向西延伸至欧洲,通过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向南延伸至东南亚。

如此大规模的对外资本、企业和项目投入被作为中国走出去的坚实一步而备受称颂:随着中国终于将此前低调的经济实力转换成更为宏大的全球实力和领导力,地缘政治的平衡来到一个历史性的转折点。虽然中国走上这条道路是受多种因素的推动,但最核心的动因仍然是“创造需求”以解决产能过剩以及中国经济的结构性问题。

产能过剩

在全球金融危机之前,中国已经在很多生产领域面临着产能过剩的问题。当2008年面临西方经济衰退的溢出效应之时,中国的应对方式是投资约合5000亿美元的资金刺激公共基础设施、铁路、城市住宅的建设,但这些部门正是效率低下、需求下降的行业。

作为短期解决手段,刺激起到了效果:中国基本可以说毫发无伤地度过了那段多事之秋。然而,很多情况下,有机需求已经不足以消化信贷推动的产能。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NDRC)的研究人员发布了一份报告,毫不留情地揭示了这种实际上的补贴所造成的浪费和低效。

这些基于信贷、供给驱动的项目完全脱离了市场,不仅严重扭曲了中国所谓的资本主义经济,更导致责任制迟迟无法推行。如今,中国的钢铁行业的闲置产能已经是美国钢铁产量的两倍,而钢铁、水泥、铝、玻璃、煤炭、造船、太阳能电池板以及其他很多行业都面临着类似的需求减退和亏损。

一带一路被认为是解决产能过剩问题的捷径,这一点并非秘密。中国的分析人士长期以来一直非常公开地探讨一带一路在这方面的益处。例如,现任外交部副部长何亚非去年曾撰写过一篇评论文章,明确表示要利用一带一路基础设施建设消化中国过剩的钢铁产能。

目前仍不完全清楚国内的低端工业产能将在支持一带一路建设中发挥多大作用。将体积和重量都很大的原材料运往国外所要克服的困难和成本本身就是严峻的挑战。

此外,新近发布的一带一路行动计划表示“应努力推动绿色低碳的基础设施建设”。中国的治污之战——如果中国政府是认真的,那么,无论中国企业在国外参与了怎样的项目,中国国内的调整即便再艰难,也要继续进行下去。

不过,一带一路实际上有很大一部分将着眼于国内。根据规划,很多大型基础设施项目都旨在将中国的边远地区与更广阔的国内和国际市场连接起来。虽然这一规划在某些方面有其积极意义,但也无异于是对重工业的又一次大规模刺激,从而进一步拖延势在必行的经济结构转型。

结构调整

调整国内经济结构、改变此前以出口加工为主的发展方式将是痛苦的过程。多年人为扶持、信贷推动的增长已经使地方政府的利益、收入来源、就业和产业格局相对固化,而改变这一现状将会带来不稳定。削减过剩产能就会涉及减少就业、关闭工厂、停止生产。

对于一个以长远考虑闻名的国家,社会稳定一直是最重要、最紧迫的优先考虑因素。高层所谓的可以接受经济增速放缓(“新常态”)的声明很大程度上不过是预期管理;只要关乎就业稳定,促进经济仍然是中国领导人心头的头等大事。

显然,经济增长速度放缓的确影响到就业:中国劳工通讯今年早些时候报道称,2014年工人罢工和骚乱数量较前一年明显增加,这与经济增速放缓有关。

考虑到受雇于出口相关产业、重工业和基础设施生产行业的庞大人口数量(仅建筑行业的就业人口总数就超过3000万),如何改善出口数据和/或为转移这些就业岗位、维持就业人口生计争取宝贵的时间仍然是中国领导人最为关注的问题。

在一带一路计划的详细阐述中,中国实际上明确表示是在为国内消费自然增长争取时间。由消费引导经济增长需要较长一段时间才能实现;这方面取得的进展仍然“太少太慢”,不可能在近期为中国经济提供依托。一带一路计划不单纯是拖延了问题的解决,可能使其更加恶化。

具体来说,虽然一带一路可以争取时间,但其成本将是继续为低效(高能耗、高污染)的国有企业和公司提供补贴,而这些企业如果在正常的市场环境中早就应该萎缩或者倒闭。

依靠一带一路政策来解决中国面临的现实问题就好比是用创可贴或止痛药来治疗一位需要进行手术的病人。然而,即便如此,这个项目仍有其经济逻辑可循。一带一路可以在对整个中国经济带来较低风险的情况下利用国内收益低下且不安分的资金。另外,海外需求的确存在。

亚洲开发银行预计,亚太地区每年基础设施建设资金缺口达到8000亿美元,而中国恰好可以通过亚投行和其他方式弥补这一缺口。不过,要满足上述资金需求,还有其他风险需要考虑。

低投资回报

首先,一带一路沿线许多发展中国家都面临着政治动荡、经济脆弱的问题。虽然一带一路计划可以通过亚投行和其他机制对这些国家予以经济援助,但资本既不能提供项目顺利进展所需的稳定或者安全保障,也不能保证交易对手会遵守合约承诺。

另外,一带一路计划无法左右公众舆论:在一些政府极易被收买的国家,中国项目甚至成了民众反对政府的导火索。使用中国员工的中国企业也并非总能受到热情的欢迎,而中国商品的涌入也可能招致当地人的不满甚至怨恨。

由于当地人反对、腐败、监管问题以及法律问题,发展中国家到处可见半途而废、停滞或者被各种问题所困扰的中国项目。

第二,到目前为止,大约九成的中国对外投资都是通过政府渠道和国企完成的。由于国企对持有其股份的政府机构负责并享受国家的财政支持,这些中国企业几乎完全没有认真评估成本、收益和风险的动机。

这就导致投资收益率低下。比如,中国矿业协会的负责人2013年估计,大约八成的中国矿产企业海外投资和经营项目以失败告终。中国已经表示,一带一路将“让市场发挥决定性作用”。

实际情况是,大型企业和国有企业很可能仍将是一带一路项目的最大受益者。一带一路很可能看上去像是“走出去”政策的激进版。虽然其他国家参与亚投行是一项积极的进步,但到目前为止,并没有特别有说服力的迹象显示一带一路将不同于中国以往的政策和做法。

短视

总体来说,产能过剩当然只是中国众多经济和地缘政治动机中的一个,其他因素还包括人民币国际化、为亟待改革的国际金融体系提供另外的选择、为中国自身建立更和谐的区域安全和政治环境以及开拓新的航运线路。

对于上述目标,一带一路计划或许真的可以非常成功地拓展中国的区域和地缘政治实力。但在直接的经济实惠方面,一带一路从削减过生产能的角度来说过于短视,从投资回报角度来看眼光又太过长远,这还真是颇具讽刺意味。

细节决定成败,而前方的路依然坎坷。西方世界对中国此举反响不一,有的支持,有的惊恐,有的则怀疑中国在下一盘很大的棋。然而他们必须认识到,驱动中国走上这条路的不仅是地缘政治的考虑,也有极为严重的国内经济问题。

在中国这边,过于简单地将一带一路视为应对供给和产能过剩的解决方案则掩盖了进行更深层次改革的需要,以及中国满足(或者创造)所谓“市场”需求过程中将会遇到的具体风险。

原文刊登在《外交官》网站。点击链接参见原文。

译者:子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