污染

环保部清理环评队伍,环评机构将脱离环保部

环保部所属的环评机构将逐渐从环保部脱离,环评制度改革有望切除企业与政府部门的权钱交易。但专家认为,应该有根本的管理体制的改革,成立第三方机构来做环评。
  • en
  • 中文

“环保部所属事业单位的8个环评机构,今年率先全部从环保部脱离,其他地方的分批分期也要全部脱离,逾期不脱离的,一律取消环评资质。”

3月7日,新任环保部长陈吉宁在两会召开期间召开新闻发布会,谈他入主环保部后将要实施的环保新政。其中环评问题是他向中外记者介绍的一个重点。

陈吉宁说,环保部将深化环评制度改革,压缩环评审批权的空间, 彻底解决环评“红顶中介”的问题,决不允许“卡着审批吃环保、戴着红顶赚黑钱”。并进一步加大信息公开力度,把环评项目从环评开始到审批到验收,全部向社会公开,做到“阳光环评”。

红顶,又名红顶子,借指高官。“红顶中介”是指政府官员通过形形色色的手续、关卡、资质、认证,蚕食着行政审批权红利, 是一种腐败现象。

全球环境研究所执行主任金嘉满告诉中外对话,环保部做出脱离的决定非常好,“红顶中介”是企业与政府部门的权钱交易。但环评还存在另一个交易,是企业与环评机构之间的。

她说,环评是由企业支付环评费给环评机构,环评怎能不让企业过关呢?环评应该有个根本的管理体制的改革。即,国家成立一个非盈利的第三方机构做管理,由不同的专家成立专家组做环评审批,还要有监管部门,企业把钱交给第三方机构,不要企业直接给环评机构。再加上公众参与,信息公开,特别是一些数据信息,才能保证监督的透明度、正确性。

中国政法大学教授曹明德也向中外对话提起了相同的观点,他也建议成立第三方机构来给企业做环评。

环境影响评价制度本来是源头预防建设项目污染和破坏生态最重要的一项环保法律制度,但却成为了一桩买卖。环评造假,不仅毁坏了环保部门的形象,而且引起中央注意。

2014年11月26日至12月26日,中央第三巡视组对环境保护部开展了专项巡视。

人民网报道,2月9日,巡视组在向环保部反馈巡视意见的时候,特别指出环评方面的问题突出,在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方面,未批先建、擅自变更等环评违法违规现象大量存在,背后隐藏监管失职和腐败问题。“红顶中介”现象突出,环评机构资质审批存在“花钱办证”现象,后续监管不到位等问题。要求环保部加大对环评违法违规行为的监管和惩戒力度,限期完成环评机构脱钩改制,规范环评技术服务市场,清理环保系统领导干部及其亲属违规插手环评审批或开办公司承揽环评项目,并追究责任。

中国人民大学法学院教授周珂告诉中外对话,巡视组提出的“红顶中介”问题,指出了行政主管部门与企业间利益输送的问题,环评应该归还给市场,从而切断政府与市场的利益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