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化

香港:应对气候变化——更待何时

何安诚认为,在中国“十二五”规划中所承诺的环境目标的影响下,香港特区政府应确立自身在低碳领域中的领头羊地位。
  • en
  • 中文

中国的政府官员们非常清楚,单靠财富的增长无法使经济和社会走向成熟。而能源效率、可再生能源、清洁技术、环境保护等因素同样重要。香港应该在这一方面格外加以重视。

实际上,近期公布的“十二五”规划中提出的环境质量加权经济增长令人瞩目。

 “十二五”规划中呼吁应大幅度放缓目前这种快速增长的步伐。在未来的五年里,平均增幅将从2006-2010年的11.2%下降到7%。其目的就是通过一系列相互关联的目标和政策来实现增长的可持续性及高效性。

一旦中国的决策领导人给自己设定了一个目标,他们便会不遗余力地加以贯彻执行。这样一来,土地、水资源、煤矿等一切传统意义上可以用来创造财富的投入便都会受到限制。

从供给层面而言,更加清洁、碳效率更高的电力生产及输配领域将会获得数万亿元的资金投入。而从需求的层面而言,能源密集型产业将面临越来越多的限制。与此同时,还将鼓励消费者购买那些更加环保、可重复使用或可再生的产品。此外,税收和贸易等市场机制的试点还预示着政府将进一步采取措施对碳排放收费。

任何一位商界领袖都明白,检验一项计划有效与否最好的办法就是将其付诸于实施。中国的经济目前正经历着一场前所未有的巨大变革。即便是每一个目标都能够实现,中国的碳足迹将依然呈现上升趋势。然而,只要遵循两条宗旨就可以确保中国的低碳运动能够一往无前地走下去。第一,增强政策和法律制度的透明度,促进商业投资。第二,产业政策向清洁技术和清洁能源倾斜,从而确立中国的市场主导地位。随着各项目标被纷纷纳入到地方及下属地区的法律法规中,这两条宗旨也将得到进一步的加强。

而这一切又将香港置于何地呢?答案是,这使特别行政区与大陆之间的“监管差距”日益加大。而这又可能会在低碳市场发展的起步极端就造成两地间的“市场差距”和“技术差距”。为了避免其未来竞争力受到威胁,香港尽快采取目标明确的行动。

然而令人欣喜的是,事情总算是有了起色。9月份,香港环境局局长邱腾华提议制订香港气候战略。其目标就是到2020年将香港的碳强度较2005年水平减少50%至60%,相当于将绝对碳排放总量降低19%到33%。

而该项提议的重点在于将以碳密集型的燃煤发电为主的模式转为以核能为主的发电模式,同时还要实现天然气及可再生能源的小幅增长。此外, 提议还呼吁提高能源效率,不仅要降低交通运输排放,还要转废为能。

目前,香港应就如何满足能源需求、实现各项气候变化及空气质量目标等问题展开对话。引入核能在一段时期内是香港战略获得成功的组成部分。气候变化商界论坛[CCBF—本文作者系该论坛执委会主席]认为,公众应享有更多的知情权。这样,在从安全、应急响应、通信、以及能源的长期安全等方面对未来实现这些目标的途径进行选择时,他们才可以更好地作出决策。

政府已经找到了一些适用于气候变化全面性应对计划的措施。然而,仅凭这些措施还不能达到足以使香港保持其竞争力的转型。在我们看来,香港需要像中国大陆那样,制订一个全面规划,并且动用一切可用的政策和市场工具。

这样的一个计划应同时兼顾企业和消费者双方的需求侧管理。不仅需要对浪费能源的行为进行遏制,同时还需要鼓励更加理性地使用能源。香港还应就碳定价问题与中国大陆加强合作,从而确保无论中国大陆采纳何种计划,香港都能够参与其中。然而前提是,各部门机会均等,并且能够确保资金流入环保项目。

香港特区政府拥有特权,如果运用得当,就能够有助于低碳策略的实施。作为立法者,特区政府能够针对能源的生产和使用逐步引入更加严格的标准。作为公众健康的捍卫者,它能够确保在对能源和污染方面的法律法规进行成本收益分析时以公民的健康为重。作为环境的保护者,它能够保护我们的土地和海域的生物多样性。最后,作为市场的创造者,它能够推动当地对低碳产品及服务的需求。

政府还可以以身作则来发挥带头作用。这就意味着对碳排放进行测量、报告和减排。邱先生曾要求CCBF企业制订具有挑战性的减排目标。政府同样应该如此,成为制订此类目标的先行者。

这不仅需要所有政府部门着眼于低碳城市的建设,还需要所有政府部门共同采取行动,为低碳经济转型而努力。企业领导人们也需要加入进来。而且,我们也认为他们一定会加入进来。2010年CCBF所作的调查显示,有82%的香港商界领导人已经意识到投资于能效、低碳产品和服务的价值。然而,其中仅有31%的领导人计划进行此类投资。他们还在等待市场需求和政府的行动。香港不应该再让他们等待下去了。

                                

何安诚:金门建筑有限责任公司首席执行官、气候变化商界论坛CCBF执委会主席气候变化商界论坛的宗旨是为香港商界领导人提供一个共同商讨如何应对气候变化问题的平台。

图片来自Kevin La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