能源

俄罗斯北极城镇面临消亡

尽管莫斯科在能源上雄心勃勃,但俄罗斯的极北地区已经奄奄一息。就业岗位和村庄都在逐渐消亡,数以万计的人们逃往南方。汤姆•帕菲特指出,这里正在重新变成不毛之地。
  • en
  • 中文

荒废的公寓楼外面结满了厚厚的冰雪,窗户被苔原带的严寒冻得支离破碎,空荡荡的城市仿佛史前失落时代的荒山。这里就是约书尔,它是一个时代的记忆,那个克里姆林宫坚信意识形态和工业会战胜自然的时代。

约书尔位于俄罗斯极北地区,深入北极圈110公里。冬天,这里的温度会降到零下五十度,来自北极的暴风雪横扫大地,汽车被埋,屋顶也会被卷走。就在10年之前,这里的居民还有5000多人;但现在呢?10个,只有10个。

“我们是最后的残留者,商店、学校、饭馆、诊所全都关门了。”卡普·贝尔加耶夫说。这位52岁的矿工住在一座五层高的残破公寓里,他们家是硕果仅存的两家居民之一。很快贝尔加耶夫和他的邻居们也会搬走,政府将切断作为生命线的供电和供暖。到那个时候,人类就永远失去对约书尔的掌握,剩下的一切将慢慢融入北极的荒漠。

约书尔的死亡极富象征意义。在过去的两年里,复苏的俄罗斯激起了开发极北地区财富的全球热潮。最著名的行动之一就是2007年俄罗斯派出两艘微型潜艇来到北极海床,在那里插下一面钛制俄罗斯三色旗,宣布这里蕴藏的千百万吨碳氢化合物归俄罗斯所有。2008年9月,俄罗斯总统梅德韦杰夫声称北极是一个“战略”区域,“必须将其建设成俄罗斯21世纪的资源基地”。2009年1月,俄罗斯发布的一份政府战略文件警告说,未来竞争国家围绕这些资源将展开争夺,甚至将升级为战争。

然而,这里存在一个自相矛盾的地方。就在莫斯科的官僚们雄心勃勃叫喊在北极开发离岸气田、修建新石油管线的时候,北方正在走向死亡。每一年都有成千上万的极北居民逃往气候更温暖的地方,很多村镇被整体抛弃。1989年以来,摩尔曼斯克诺里尔斯克沃尔库塔这三个全世界最大(也是俄罗斯最大)的北极圈内城镇,累计已经流失了近三分之一的居民。
直到最近,居民外流的趋势才开始下降。但是,在沃尔库塔(离约书尔几公里远的采煤城镇,曾作为劳改营)等地,随着金融危机导致物价高腾,恐怕新的外流还会发生。

沃尔库塔的煤矿属于亿万富翁阿列克谢·莫尔达索夫,他的谢韦尔钢铁公司是俄罗斯最大的钢铁制造商。这里的煤矿为他的钢厂提供燃料,然而2008年第四季度该公司的产量减少了一半,迫使沃尔库塔煤矿不得不降低工资并解雇工人。“迄今我们13000名工人中只有300人被解雇,”煤矿发言人迪米特里·波亚尔科夫说,但他也承认经济衰退的后果还会变得更加严重。

沃尔库塔的生活并不好过。一二两个月,太阳每天只会低低地在地平线上敷衍几个小时。到了夏天,遮天蔽日的蚊虫笼罩在沼泽地上空,每只都有大拇指甲那么大。

这里的煤矿发现于20世纪20年代,从1934年开始,来自苏联(USSR)各地的囚犯被源源不断地发配到这里,在各种工厂里服役。他们住在木头搭建的营房里,或者靠手在坚硬的土地上挖地穴居住。

1953年斯大林死后,幸存的囚犯们被释放,取而代之的是来自温暖地区的工人,他们得到的承诺是丰厚的工资和提前退休。那些地方根本不适合人类居住,但苏联人硬是在永久冻土地上建起了整座城市,甚至修建了游泳池、电影院和木偶剧院来娱乐这些极地开拓者。

但是,1991年苏联解体后,对极北提供补贴和工资优惠的中央计划体系崩溃了。如今,沃尔库塔的许多居民一听到莫斯科的政客们大谈向北方投资就愤怒不已:“那些企业被迫增加工资,但它们会减少自付的那部分,因此和俄罗斯内地的人比起来我们一分钱也没多拿。”46岁的电视记者玛丽娜·伊凡诺娃说,她的丈夫是一位矿工。

由于远离生活供应资源而且缺乏公路联系,当地的生活物资只能依靠40个小时的火车从莫斯科运来,居民们为此付出了巨大的代价。即使他们卖掉财产,移民内地,离开的时候往往都是两手空空,因为供应的脆弱导致当地房价低得出奇,公寓只能卖区区2800美元。

政府应该向极北地区的退休者和常住居民承诺帮助他们购买新的房屋,但数以万计的人们只能在候补名单上无限期地等待。人口外流还在继续,沃尔库塔到处都是被封围的废弃房屋,那里曾经住满了人。“这个城市就在我们的眼前慢慢死去,”附近一家煤矿的工程师雅罗斯拉夫·克托夫说。

莫斯科的官僚们对此无动于衷。当年,由于劳动力低廉,苏联的规划者们人为造成极北地区的人口过剩。观念在改变,今天的外流只不过是根据市场情况的重新调整而已。将来,整个北极地区轮流出工的钻井工人和石油工人将代替城镇居民,从而减少昂贵的基础设施维护费用。

如果能将极北地区列为“绝对”和“极端不适合(人居)”的地区,将有助于增加对北极地区居民的社会支持,然而,多年来这一提案在俄罗斯国家杜马——国会下院中一直乏人问津。

对沃尔库塔的许多人来说,家乡前景的灰暗是一个悲剧。“我希望我儿子能有一个更好的未来,住在这里没有什么好处。”伊万诺娃说,“但是我并不想离开。我出生在这里,莫斯科到处都泥泞不堪,这里的冬天很寒冷,到处冻得硬梆梆的,也很美丽。”

对那些无力离开的人们来说,沃尔库塔有可能变成一个经济上的贫民区。同样,在约书尔,卡普·贝尔加耶夫和他的家人留在那里不是出于选择,而是迫于环境。这位老矿工眼睛周围无法洗去的黑圈圈记载着几十年的地下劳作。

1998年约书尔村的煤矿关闭,许多人家都搬走了。贝尔加耶夫失去了工作,现在到另一个矿坑里干活。他认为,根据联邦法律,他们一家应该在俄罗斯内地得到一套公寓。

但是,当地政府说约书尔尚未进行“清算”,只能给他们一家在邻近的村子里找一套房子,而那个村子本身到处都是破败不堪的建筑。不久,政府官员就会把贝尔加耶夫一家逐出家门了。

在煤矿里苦干了30年的贝尔加耶夫觉得受骗了,他说:“其他人喝酒胡混,还能在南方弄到公寓,我在矿里干了半辈子,结果什么都没有。这是不对的。”

逃离危机

如果发生暴风雪或大风雪,俄罗斯极北低温都会降到零下90度(如果风寒指数增加的话)。

在这样的极度严寒下,铁制工具都会冻坏,暴露在外的肉体会在不到一分钟内结冰。

为了抵御如此的严寒,当地人都穿着北极特有的“斯珀索德扎达”(即特制的连头套毛皮外套和填得很厚的裤子)或者驯鹿皮。

冬天上冻春天开化,常常把柏油路和地面弄得破烂不堪。对俄罗斯极北地区来说,全球变暖是一把双刃剑:一方面,它开辟了新的海路,降低了当地居民的采暖费;另一方面,它也使给那些建在永久冻土带上的城镇带来威胁,随着永冻层的融化,房屋的地基会下沉。

由于湿气无法通过永冻层,北极的苔原在短短的夏季中到处都是水坑,成了蚊子和其他咬人昆虫的乐园。

来源:www.guardian.co.uk

卫报新闻传媒有限公司2009年版权所有

首页图片由Воркут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