气候

“平衡经济发展和应对气候变化至关重要”

在巴厘的国际气候变化峰会上,中国的谈判立场是怎样的? 在接受“中外对话”的采访中,参会的中国代表团团长解振华对此作了解答。
  • en
  • 中文

 

在巴厘这一重要气候会议快要结束之前,指导中国代表团进行谈判的解振华说道,如果富裕国家在减缓及适应气候变化,技术转让和向低碳经济转变提供资金方面履行它们的义务,中国将努力减少温室气体的排放。

担任中国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副主任的解振华说:“发展中国家需要平衡经济发展和气候保护两方面的工作。我们不能再继续无限制排放的发展模式。”

发达国家到目前还未能完成《京都协议》规定的平均减排到低于1990年水平5.2%的目标, 解振华对此表示失望。他说,这等于说,欧盟国家2008年的减排将低于《京都协议》目标的15%。

他同时呼吁与会国支持欧盟提出的到2020年时,工业国应在1990年排放水平上减排25%到40%的目标。

“共同但有区别的责任”

解振华强调说,气候变化谈判应严格遵从“共同但有区别的责任”原则。

他说,一些巴厘会议的参会国推崇在2005年蒙特利尔会议上首次通过的双轨制。 “这就是说,美国、中国和印度被要求接受量化的限制性减排目标。这对中国来说是不可能的,因为各国应根据它们的历史责任、发展阶段和人均排放来承担不同的责任。” 他解释说。

很多参会的代表,包括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执行秘书德布尔,英国气候变化部长菲尔•伍拉斯和世界自然基金会的美国气候变化项目主任汉斯·维若姆,都认为让发展中国家中国来接受限制性减排目标是不切实际的。

中国的减排成就

解振华同时还强调了中国在改善经济结构和提高能效方面的成就。

他说,从1990年到2005年期间,中国已节省了8亿吨标准煤当量的能源,从而避免了18亿吨二氧化碳的排放。

中国已经制定了到2010年,即第十一个五年计划结束时的GDP能耗下降20%的目标。这意味着,从2006到2010年的五年间,中国将节省6亿吨标准煤当量的能源和减少14亿吨二氧化碳的排放。

同时,中国在加大开发和利用可再生能源的力度。2007年,中国在这一领域的投资达到了1,600亿元(合217亿美元)。

 

易水,“中外对话”北京分部的副总编。

袁武,中国记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