气候

校园行动: 环保渐成中国大学生关注重点

中国的各大高等教育学院正在掀起一场绿色运动。 李鹏报道说,从运作二手书市场、举办时装表演和气候变化会议到参与Live Earth演唱会,环保社团在引领中国学生走上绿色之路。
  • en
  • 中文

当你走在北京清华大学的校园里面的时候,你会发现,除了弥目的绿树芳草之外,另一种“绿色”也随处可见。比如,在学生宿舍楼下和一些人流较多的的十字路口都安装有废旧电池回收箱,以消除废旧电池所产生的重金属污染。而同学们看过的旧报纸和用过的废纸,可以送到指定的地点来更换再生纸制作的作业本。校园内的二手书市也在一些固定的场所定期举办,从而实现教材和其他书籍的循环利用。教室和宿舍的开关和水龙头旁边都贴上了诸如“离开教室前,请不要忘记关灯”,“水是生命之源,请节约每一滴水”这样的提示性标签。

这几年,在中国这所享有盛誉的大学里,与节能减排和环境保护相关的学生社团活动越来越多,已经开始在缤纷多彩的校园活动中占有相当大的比例。其中,大型系列活动‘绿色清华日’已举办十余期,包括展览宣传、专题讲座、减袋行动、废纸回收等多种形式,持续影响到校内数千名同学。通过学生环保社团长期不懈的宣传和推广,绿色生活方式已经成为清华校园里越来越多的人所关注的对象,并逐渐深入到每一个人的生活细节当中。

 在中国另一所久负盛名的大学——北京大学校园里面,环保也同样成为了校园生活中一个相当重要的主题。作为全国高校最早成立的学生环保社团之一,北京大学环境与发展协会16年来一直致力于校内外的宣传、教育和实践活动。为了应对全球变暖的挑战,他们在2006年10月率先成立了全国第一个专注气候变化的青年团体——清洁发展机制研究会(CDM Club, 6 E plus),并编制了《青年应对气候变化行动手册》,在今年地球日当天联合全国19所高校开展青年气候变化意识调查,同时进行相应的宣传活动,向中国大学生传递气候变化的知识信息,让青年人了解气候变化的成因和严重后果,增强危机感、使命感和责任感。目前协会正在中华环保基金会的支持下开展校内能源调查,编制北京大学温室气体排放清单。

北京师范大学与节能环保相关的活动也异常丰富。其中有几个学生社团联合起来,连续几年举行以环保为主线的的青年服饰大赛,设计展演了“天空”、“森林”和“水”等主题时装,使环保概念与青春时尚紧密结合,吸引了大批学生参加。

上海交通大学的学生社团成员则走出校园,来到了上海目前污染比较严重的莘庄地区,在社区和幼儿园里给大家讲述气象污染情况、宣传环保的重要性,并提供一些实用的家庭环保小建议,以唤醒大家的节能环保意识。

北京交通大学从1987年开始在校园里面推行“节水节电”,采用各种节能技术减少水电的消耗,20年累计节水500多万立方米,累计节电130万度。并且,这样的良好传统还通过每年入学的新生教育和持续的校园活动星火相传,成为校园文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更有一些大学由学校管理部门出面,将环保节能作为一种硬性的制度加以推广。浙江林学院就制定了《浙江林学院水电管理办法》、《中央空调管理办法》、《公共场合管理办法》和其他节约用水用电规章制度。这样的做法在社会上也还不多见。

还有复旦大学,南京大学,西安交通大学等等,几乎在中国每一所大学里,都有学生在为环境保护和节能生活宣传忙碌着,每年也都有数以十万计的学生通过参加社团或者参与活动,并由此开始在生活中实践节能环保理念。

据不完全统计,目前活跃在中国大学校园的环保社团有近2500个。他们不仅在各自所在学校开展丰富多彩的环保活动,同时也积极建立横向交流平台,分享经验,探讨区域乃至全国范围的联合行动。

今年3月,重庆市的大学生环保社团联合起来,共同推出了《学生环保志愿者应对气候变化宣言和行动纲领》,开始立足校园和社区开展大规模的节水节电和减排的宣传推广活动。

今年6月,武汉大学和中国人民大学等十几个高校和环保组织合办的“全球变暖、节能减排及可再生能源会议”在武汉大学举行,旨在提高大学生对全球变暖问题的关注和推动校园能源节约项目的广泛开展。

今年7月,中国大学生环境组织联合论坛联合全国大部分学生环保社团,在Live Earth音乐会上发布了《中国青年—大学生应对全球变暖的宣言》,希望通过中国青年的团结和行动,积极应对全球气候变暖的挑战。

今年7-8月,北京首都九所大学一起,承办了“千乡万村环保科普行动”,利用暑假时间深入乡村,向当地村干部、农民、中小学校师生普及农村环保科技知识。

今年8月,北大学生清洁发展机制研究会和中国大学生环境组织合作论坛等学生环保团体联合成立“中国青年应对气候变化行动网络”,指导青年大学生组织开展全球变暖、能源问题与节约型校园项目。前不久,该网络选拔出23家大学生环保社团作为“数据库”项目的第一批核心成员,尝试建立全国高校的能源利用和温室气体排放数据库。

今年10月,北京林业大学、东北林业大学、南京林业大学等11所大学和研究院所,联合开展主题为“森林·减排·气候变化”的首届大学生生态科普创意大赛。

节能环保,应对气候变化,中国大学生正在绿色之路上上下求索。因为社会资源和社会经验的缺乏,他们的环保行动在经费募集、组织管理和宣传推广各方面都还存在不少问题,很难形成长久、广泛、深刻的影响力。但不管怎样,只要真正开始关注并付诸行动,就一定能不断总结进步。

中国人常常把学生比喻成“祖国的花朵”,经过这些环保活动熏陶的大学生走出校园后,相信他们能把自己养成的绿色生活习惯和对环境问题的关注带出去,影响更多的人,以至影响整个社会。到那时候,已经享受到经济高速发展成果的中国人,会越来越普遍的接受绿色生活理念,对中国和全球日益严峻的环境问题给予更多的重视,并着力探寻更好的解决之道。

李鹏,清华大学硕士研究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