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业

刘世锦:绿色发展要解决算账问题

提出“新常态”概念的经济学者刘世锦为“十四五”期间的绿色发展开出药方。
  • en
  • 中文
<p>刘世锦在2019年世界经济论坛新领军者年会讲话。图片来源:<a href="https://www.flickr.com/photos/worldeconomicforum/48169114706/">World Economic Forum</a></p>

刘世锦在2019年世界经济论坛新领军者年会讲话。图片来源:World Economic Forum

“如果从传统认识中跳出来,把绿色发展看成与传统工业化模式竞争并更具优越性的一种新发展模式,绿色发展对经济增长的意义就大不相同。”中国经济学者刘世锦在近期一个关于“十四五”规划和长期战略发展的论坛中告诉中外对话。

刘曾长期在国家级智库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任职,该中心是直属国务院的政策研究和咨询机构,主要职责是为党中央和国务院提供政策建议和咨询意见。作为发展研究中心的前副主任,刘世锦参与了十八届三中全会改革文件的起草,是较早提出中国经济“新常态”的重要经济学者

曾判断,中国房地产、基建、钢铁、煤炭的需求已经达到历史峰值,宏观的刺激性经济政策不仅难改变潜在的增长率,甚至会成为未来经济断崖式下跌的诱因。目前,他正在为“十四五”期间的绿色发展“算账”。

中外对话(以下简称“中”):本次高端论坛的讨论主题是“绿色发展”,绿色发展应有哪些机制保障?

刘世锦(以下简称“刘”):保持较强增长动力的同时,强调经济的可持续性和包容性是中国下一步经济社会发展转型需要着重考虑的方向。

而平衡点在什么地方?就涉及到一个基础性的问题:核算。只有能够算清楚账,绿色发展才能落到实处;不能算账,所谓的平衡就是抽象的,很难具体化。

目前来说,物质资本和人力资本都有相对较为成熟的核算方法,而生态资本的服务价值应该怎样核算还没有一个比较好的解决办法。

我现在领导的一个研究团队,正试图在这方面有所推进。我们提出了“生态元核算方法”,基本的原理是借用国际上近些年发展起来的太阳能值对生态资本的服务价值做一个初始的核算,把生态学的问题转化成经济学的问题。

将污染的负外部性和绿色的正外部性计算出来,就会发现,在很多情境之下,绿色发展是更合算的,成本更低、收益更高、更具竞争力的发展方式。通过算账,让绿色发展的吸引力直接体现。

中:有关绿色GDP绿色KPI,国际上已有不少研究,我们的研究主要优势在什么方面?

刘:国际上也做过不少有关绿色GDP的核算工作,但还都存在一些突出的问题没有解决,其中最重要的就是内在衡量制度的一致化问题。

我们选择太阳能值作为核算的统一量纲。“万物生长靠太阳”,太阳能是驱动生态系统提供服务价值的最终来源。太阳光照辐射会通过树木的光合作用等一系列复杂的能值转换环节,提供多种形式的生态调节服务。

另外,过去的研究往往还停留在学术报告的层面上,最后人为的算出一些数字,不能工具化和实用化,而我们的研究是对绿色发展过程中成本收益进行具体核算的可操作的工具。

我们近期发布的《评估报告》运用这一核算方法已经具体核算2000-2015年中国31个省份和340个地级以上城市的生态资本服务价值总量、单位生态面积的生态资本服务价值及其变化,可以运用到包括各级政府政绩考核和日常工作评价等场景中。

在呈现方式上也有所创新,中国在互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数字技术领域有国际领跑的优势,该方法利用已有的生态环境监测系统,自动获取每天逐小时大气污染物浓度等数据,实时自动核算生态资本服务价值对应的“生态元”,动态更新“生态元”核算结果,并通过开发的软件系统,以可视化方式加以呈现。

中:算账是为了搭建完整的绿色经济体系,您之前也提到,资源环境约束已经制约了中国经济的增长,并专门提到碳排放量约束。您觉得“十四五”期间有没有可能设置更严格的碳排放总量控制目标?

刘:现在应对气候变化是中国的国家战略,特别是碳排放达峰这些指标也都提出来了,碳排放长期发展目标也是确定的。从目前的情况来看,中国也可以实现在2030年之前达到碳达峰的承诺。

同时,中国还要推动经济增长,在平衡的过程中,成本和收益的比较就是一个核心问题,最后都是关于“算账”。

从能源企业的角度,现在碳强度目标已经是很重要的指标了,要求企业提升碳的生产率。

此外,能源的供给者会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政策目标的变化、能源发展约束条件的变化做出一些调整,它们不一定就完全是利益受损的,也可以通过调整能源结构来分享新能源发展的利益。

中:为在全局上降低实体经济的成本、提高资源配置的效率,您曾提到石油、天然气行业可以考虑放宽准入、放开进口,这个和我们最近听到的一些有关“能源安全”的解读有所不同,您如何看待能源安全与能源转型之间的关系?

刘:目前来看,并没有说因为强调所谓“能源安全”就对煤炭更加重视,或者着意减少对于海外油气的进口。在“十四五”期间,尽管国际环境发生一些变化,全球化遇到一些阻力,使得我们现在对于能源安全的考虑有所增加,但是总的来讲,我们之前讲的利用国内、国际两种资源、两个市场这样一个大的方向应该是不会改变的。

另外,仅仅从能源安全的角度,其实和能源转型也不一定是矛盾的关系,而可能是促进因素。比如,原油进口量大是现在能源安全考虑的一个方面,而原油消费主要集中在交通领域,如果能将汽车汽油消费向电动或者氢能方向转型,并使用可再生能源,比如光伏和风力来发电,那么,就可以很好的替代一部分原油的进口,减少对于原油进口的依赖。所以,能源转型和能源安全在未来的很多场景下,是相互促进而非相互对立的。